这次潮州特斯拉***后,有多少准备买特斯拉的打了退堂鼓?
有没有打退堂鼓的不知道,我只知道特斯拉***那些造谣惑众、信口开河的车评人、测评人、键盘侠们无一败诉。
通过这次***,我还发现另外一个有趣现象。这台特斯拉给撞成了这个德性,它居然没起火!这让那些吵吵嚷嚷说特斯拉“一键火化”的那些测评人,车评人键盘侠们情何以堪。脸疼吗?
我只需要一辆百分之百听从我的汽车,我加油它加速,我刹车它减速。
想刹车反而加速,想停车无法停下来,谁想体验谁去买。反正老子绝对不会买。
要知道汽车上坐着自己和家人,路上有无辜的行人,全网都在讨论汽车无责的人,基本上都是冷血动物。那个女高中生,她就是这种错误设计的牺牲品,但是全网无人关注!
为什么司机开到189公里都没死,它是靠撞到其他汽车行人减速的,不是自己减速的,昂贵的减速刹车代价是2死3伤。
为什么总是特斯拉出事?而出事后车主都说车辆有问题。就算是操作失误的,也认为是车辆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特斯拉是不是很容易让人操作失误的问题了。
我开纯电公交多年,开过福田、宇通、海格等多种纯电公交,就纯电公交来说,这么多年没有纯电动公交失控的,出了事故也没有司机认为是车辆的问题,希望特斯拉能从中学点什么。
我只讲纯电公交的油门和刹车。当纯电公交车速起来以后,完全松开油门,能量回收大概在60A左右,车辆有明显的减速,这时踩下刹车,能量回收可以达到150A以上,要让车完全停下来,必须要再重踩刹车,这时启动机械刹车也就是气刹,才能让车完全停下。光靠松油门是不能让车完全停下的,这就让我们驾驶员养成了一个习惯,脚松开油门必须放在刹车上,但我们形成了肌肉记忆后,就不会把油门当刹车踩了的失误操作。纯电动公交车上还有一个手动断气刹,这个是纯机械操作装置,紧急时可以让车完全停下来。这是一个成熟安全的系统,希望所有的电动私家车企业能从中学习。
活生生为特斯拉免费做了一次公关广告!
这次潮州特斯拉***的蹊跷太多,还是交给警方处理和第三方去鉴定吧,没必要单方面听车主或特斯拉的,更不要过度去猜测甚至是造谣传谣。
大家注意几点事实:
其一,特斯拉没有“和谐”的传统。
其二,除了后台数据,车内也有EDR数据,交警会提出并鉴定。
其三,EDR是车载的离线黑盒子,是无法远程篡改的,解码黑盒子用专用设备本地解码即可,设备也不需要联网回传给服务器。
其四,当时最高时速198公里,司机却基本无大碍,证明车辆的安全系数,如果车辆真的失控,更说明特斯拉的安全性。
其五,方向一直可控,电脑就应该没死机。
其六,这次事故两死三伤,警方肯定要查到底,由不得车主或特斯拉自己的想法。
其七,最新消息,特斯拉潮州***车主家属表示,不认同此次第三方鉴定,也没参与车辆数据读取与鉴定,要求特斯拉提供车辆后台数据;不过,警方表示,此次第三方鉴定正常进行,如果家属不认可结果,可以进行申诉。
吃瓜群众,多数人应该清醒了,大家是不是曾经看过了相同套路的一部“刹车失灵”大片?到了这一刻,大片还长,但片尾结果,其实大家都知道(判断)了。
其八,就成本与收益而言来说动机:几乎每一起特斯拉***,不管是什么原因,责任在谁,只要车主愿意,都可以获得巨大的流量,这个收益也可观的;另外,如果责任在车主,尤其是存在刑事责任,车主又想把责任转嫁给特斯拉,车主的潜在收益更大,动机更强。反过来看成本,无论什么状况,车主(或驾驶员)的撒谎初始成本都非常小,几乎不用自己折腾,只需车主说一句话,有的是媒体或别有用心的势力,把事情闹得巴巴适适的;即使“车闹”失败,特斯拉要求的500万是不可能的,顶多象征性地赔几万,再加一篇道歉文书,这个成本与各种潜在收益(如流量与赞助)相比,算得上是微乎其微。
其九,难道特斯拉是无辜的?错!
目前来看,这些“车闹”都是闹剧,无论“刹车失灵游戏”玩出什么新套路或新高度,其实也是特斯拉有限纵容或变相赞助的国产大片,因为这些都是一种另类的“广告”,换句话说,这些闹剧可以变相免费为特斯拉做广告;其实,旁观这场大片,我们这些吃瓜群众都被双方“消费”了一把。
小本估计,这次特斯拉潮州***,车主这么一折腾,特斯拉才是大赢家,还赢了两次;就凭那180公里时速下司机平安无事,还有车主不敢承认第三方鉴定,这两条,特斯拉就会迎来又一波潜在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