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德系车、日系车,哪个暖风上热更快?
这个好像真和日系德系没啥关系,主要和发动机排量,材质,还有就是节温器的设置有关,从我的感觉上,铸铁缸体会比全铝的缸体热的快一些,以前的雅阁cd5,铸铁缸体,着车以后热个两三分钟,起步后大概四五百米,暖风已经能够感觉到了,马自达3 2.0全铝缸体,在着车两三分钟后,需要走个三公里左右才能感觉到温度,观致3 1.6t,铸铁缸体,着车后两三分钟,走个一公里也就有暖风了。
开过的车不多,仅从用过的德系和日系对比来看,差不太多…我家这冬天最冷时夜里零下十七八度,极端时到过零下二十多度…我开德系1.6自吸早上大概十五分钟水温才能到90,而且打开暖风后水温还会降下来一点,再过几分钟又恢复到90…日系的1.8自吸十分钟左右到90…(早上堵车比较厉害,走走停停开不起来)
这个和发动机曲轴箱的热容量有关,德系车带T的多些,曲轴箱球墨铸铁的多,热容量大,所以热风来的慢,日系车,自然吸气多,曲轴箱铝合金多,热容量小一点,热风来的快。以上是技术估计,具体没试过。
日系车热的快一些,德系车一般设计铸铁缸体热量存储量大,加上一般都带有涡轮增压器需要良好的水循环系统散热,所以严寒天气一般都要十多分钟才可以达到90度,而日系运行三五分钟就可以出热风了
全自动空调和手动式空调代表车型?
一、手动空调
内通风的温度控制是驾驶员通过仪表板上空气控制杆、温度控制杆、进气杆和风扇开关等来操纵通风管道上的各种活门来实现的,大多数经济型汽车都采用旋钮式的手动空调。
二、自动空调
全自动空调是利用传感器随时监测车内外温度的变化,并把检测到的信号送给空调的电子控制单元(ECU)。
ECU则按预先编制的程序对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执行元件,不断地对风机转速、出风速度、送风方式及压缩机工作状况等进行调节节,从而使车内温度、空气湿度及流动状况始终保持在驾驶员设定的水平上。一般装配在中高档汽车上,如广州本田雅阁、一汽奥迪、通用别克、凯美瑞、福美来等自动挡豪华版汽车就装配着全自动空调。
汽车空调滤芯都是一样的吗?
各车型的空调滤清器都不是一样的,由于滤芯的外形不一致,安装上也存在差异,除非两个车型的空调风道系统相同。
否则的话,如果安装错误的空调滤清器,不但会影响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效果,还会造成鼓风机等元件的早期损坏汽车的空调滤芯规格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车型需要适配不同的型号,有的品牌的车型可以共用一个
各种车型空调加多少氨?
首先看什么车 量多少 其次看冷媒种类 300G左右一般的车就加个三个多四个左右 要是补充的话就得看压力定量 添加 一瓶一般三四十元 加上一瓶冷油 一共一百五六左右
不同车型加氨的量是不同的原因有很多:车型不同、车厢大小不同、使用环境不同等等,这些差异将直接导致加氨量的大小存在差异举个例子:一些小型经济车加氨量可能只有500g左右,而一些豪华大巴加氨量可能高达00g以上,多几百克看似微不足道,但它目的是保证车内环境的稳定以及使用寿命的延长,所以在斟酌下,加氨量不宜过低或过高,但它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
你好!大概需要520g左右的氟!希望能帮到你!因为氟利昂对环境不好,所以现在有的空调是无氟空调,至于加多少氨,每种空调都不一样吧,你可以查查空调参数。
你的车市区油耗多少,城市、车型、排量、含早晚高峰空调、平均时速?
福特蒙迪欧致胜2.0t市区通勤,平均每小时25公里,14升,郊游,8.7左右。所以说现阶段普及混动车非常适合。很多人说多长时间才能把多出的混动钱赚回来,只要你坚持开10年,一定回本。再有就是对节能环保的贡献,新闻说国家每年花大量外汇进口石油,如果换成混动车,通勤油耗不会超过7升。如果再放开摩托车,150的摩托车通勤不会超过3升。这要节约多少燃油?减少多少污染?
市区油耗9个到9.5之间(仪表盘显示8.5以下波动)。因为我开车起步快,尤其过红绿灯,起步更快,我喜欢给后面的人多留些时间。同样我比较恨过红绿灯慢吞吞的人,明明可以多过几辆的结果越堵越多。因为不太在意油耗,起步快油门自然给的深一些。刚买车时很在意油耗,市区堵车也能开到7个多8个左右。坐标瑞安。车型为比亚迪宋1.5T手动档。不管是高峰期,还是平时出行都开空调。市区平均速度40㎞/h。
谢谢邀请,关于车辆油耗只能说从未稳定过,决定油耗的是驾驶风格、驾驶风格随着心情不停变化,具体数据没有统计过,不同车辆大致如下。
1:MPV-2.0T&5AT,平均时速40km/h,城市路况平均油耗16L/100km左右,郊区路况13L/100km、高速巡航10L/100km左右。
2:微型车-1.0L&AMT,平均时速40km/h,城市路况平均油耗7L/100km左右,郊区路况6L/100km、高速巡航7~8L/100km。
3:[_a***_]-1.5T&DCT,平均时速40km/h,城市路况油耗零、电耗成本≤0.1元/1km,郊区路况平均油耗5L/100km、高速巡航6L/100km。
三台车的油耗差异比较大,在城市道路驾驶微车和混动车节油表现还算理想,不过微车因动力过差换挡顿挫明显所以一般不开;PHEV插电混动偶尔驾驶,动力与综合能力表现良好,驾驶体验足够理想。
但是个人最喜欢驾驶的还是比较费油的大面包车,很多人认为在拥堵道路驾驶一台大车很麻烦,停车位过小也很头疼;然而在这种道路驾驶一台动力合格的MPV其实很便利,因为充足的动力带来了和小型车一样轻快的驾驶感受,足够大的车身有一定压迫感,正常的变道超车能让其他车辆更加“礼貌的让行”,至于停车只要驾驶技术优秀也不是问题,所以现在最享受的开面包车……
说些题外话:作为汽车领域从业人员换车比较频繁,但是在近两年却失去了换车的欲望,因为燃油车的技术升级已经达到瓶颈,期望的低油耗混动汽车车型过于垂直,如果再换车的话期望有以下两台理想的车。
第一台是PHEV插电式混动轻客,车身尺寸5900*2000*2500、轴距3600mm左右,可选装6~9座。动力系统为1.5T汽油动力发动机+P0+P4电机,组成纯电和增程后驱、油电混合模式四驱的驱动形式,破百速度在10秒左右,综合路况平均油耗在10L/100km以下。纯电续航控制在50km以上,动力电池容量15kwh左右,一***美的房车坯子诞生了。
第二台是PHEV插电式混动C级轿车,车身尺寸5000*1850*1500、轴距2900-3000mm。动力系统为2.0~2.5T+P0+P4,驱动模式同样包括EV和REEV后驱、HEV四驱,破百速度在5秒以下、EV续航100km左右、综合油耗随意,造型按照大溜背或掀背打造,价格在20~35万之间的国产车。
如果有以上两种量产车可以选择,入手后10~15年不再考虑换车了。
雪铁龙c4l手动挡1.2T
平均油耗6.8个左右表现,实际可能多半个油,春秋一般6.3,夏天一般6.8,冬天一般7.0。大概这个样子
实际的话我估计,空载情况下,后备箱50公斤杂物
春天秋天拥堵,8个
春天秋天畅通,5个
夏季拥堵,9个
夏季畅通,6个
冬季拥堵,9.5个
冬季畅通,5.5个
冬季差别挺大的,尤其是堵车时候。夏天倒是没有多费油
丰田CHR,2.0L,自重1.5吨,市区堵的厉害13升,一般堵车11升,不堵车9升,顺畅7.5升,高速120迈6升,80—100迈4.5升,开空调都加0.5升。平均时速19,6400多公里,平均油耗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