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目前有哪些技术难点?
其关键技术是:1、电力驱动系统中,电池技术是一大难点,要解决快速充电与大电量储存问题,这点还需要纯电动汽车去致力发展。
2、内燃机驱动与电机驱动的协调控制技术是一大难点,要解决电机单独驱动,电机和内燃共同驱动等模式的控制问题,由于混合动力车采用两套或以上的动力系统才能支持能源混合动力,所以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平衡点还是比较难的,这个就只能慢慢摸索了,急不来。
3、汽车制动过程中,汽车动能的回收技术是一大难点,对其维护成本也大,此时电动机在成为发电机,这样电力系统的电机将变成双用,模式的切换还是存在隔阂,不能完全对接,这样对电机机就有了超负荷的损伤。
真正的技术难点就在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中间最为关键点“蓄电池”,混动的变速箱,还是基于轮边驱动的这些功能完全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设计,电力系统核心技术这些都不算什么难事。试想一下,混动车型实际纯电续航里程短短只有几十公里,混动情况下一次行驶几百公里基于能量守恒定律,混动车的燃油消耗肯定远远大于燃油车的燃油消耗,因为混动车此时还得负担蓄电池的重量。
科技的发展对于电池技术容量的推动希望能得到快速发展,石墨烯电池技术目前也仅仅是在实验室里。目前所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大多选择锂电池,甚至还有选择镍电池的厂家。
谢邀:
在如今纯电动汽车比较坑爹的情况下,混和动力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中间选项,既可以省油,又可以实现起步快,因为混动车在起步时或者低速情况下靠电池驱动,不需要发动机工作,只有在达到一定速度的时候才会转换成发动机驱动。
混动车的现在也比较普遍了,像比亚迪的唐DM可谓是炒的风风火火,到处拿电机和人家内燃机比起步。其技术难点就是在于一块好电池和一套能良好的将电机驱动与发动机驱动平顺转换的动力控制系统。
望***纳,谢谢
汽车混动有哪些模式?哪一种比较先进?
博瑞GE轻混版和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基本一致,引入电机低速驱动达到节油目的,其实是发动机的改良。不需要单独充电,行驶过程自动充电,不属于我国目前推广的新能源汽车。需要缴纳购置税,悬挂普通蓝色牌照。
博瑞GE插混版和比亚迪秦、比亚迪宋DM等一致,能独立充电,混动行驶过程也给电池充电,因为改变了能源方式,属于国家推广新能源车辆,免购置税,悬挂绿色专属牌照。
插电式混动车辆能节约用车成本,用电出行成本可以低至1毛/公里,是传统汽车做不到的。
最后至于配置、性能、质量,您随便对比就可以选出满意的车型,不用我废话。
一种是油电分开的,就是用油跑就是用油,没油了用电跑也是一样的,互不影响,两者是独立的。另一种是车速限制在多少码下面就是用电跑,一旦上了那个标准,就是超了那个码数就自动切换成油。
混动技术的先进与否是个多维度的问题,一套混动系统整体技术构型是一个维度,拆分后各零部件总成则是另一个维度。
从技术构型上来说混动主要分为并联式、串联式、串并联式三种,系统根据工况智能选择适合的驱动模式,硬件基础提供的驱动模式丰富程度与软件控制对驱动模式的智能选择就体现出了构型的先进程度。
其中,串联构型是混动汽车中结构最简单的一型,面对复杂的工况、路况,它仅能提供纯电驱动和串联驱动两种驱动模式;并联模式则可以提供纯电驱动、发动机直驱、并联驱动三种模式,过去国内混动车型以此类为主,发展较久,目前先进的并联构型混动系统能够让电机调节发动机负荷,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发动机直驱模式下分流出部分功率进行发电补充电池电量;串并联式混动则可以实现串联构型和并联构型的所有驱动模式,能够针对复杂的工况进行更精细的驱动模式策略,从而保证系统在整个出行期间的整体平均效率更高。如今大家都在大力推动串并联构型混动技术的发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提升,比如我们DHT就首创了两挡平行轴结构,使高效的发动机直驱模式速度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兼顾了经济性与动力性。
当然,车企一般不会只研发一套混动技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混动产品,比如我们既有两挡直驱的串并联构型DHT混动,也有为越野用户准备的并联构型越野混动等。
从零部件总成维度来说,系统整体平均效率与发动机、电机动力单元的效率强关联,比如发动机,其高效区间范围至关重要,而扩大高效区间的范围,需要通过更多技术手段,例如***用阿特金森循环/米勒循环,通过使膨胀比大于压缩比的方式提高热效率,可变截面增压器(VGT涡轮增压器)、可变排量机油泵等精确控制技术等;
了解发动机高效区间对混动系统整体效率的影响,请点击下方链接:
DHT混动如何做到又快又省?看完秒懂
再比如电机,就可以***用扁线绕组等方式提高其效率。
了解扁线电机,请点击下方链接:
技术干货 再探DHT又快又省的奥秘——扁线电机
因此,当我们讨论一种混动技术是否先进时,先看看构型,再看其智能程度,然后再了解下动力单元等零部件,就很容易判断了。
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的六大系统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辅助动力系统和电池组等部分构成。
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长距离高速行驶基本不能省油。
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
①内燃机主要工作在最佳工况点附近,燃烧充分,排放气体较干净;起步无怠速(怠速停机)。
②不需要外部充电系统,一次充电续驶里程、基础设施等问题得到解决。
③发动机和电机动力可互补;低速时可用电机驱动行驶。
如何判断一辆混动汽车技术水平的高低?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大概要先回答初心,我们最初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发明的混合动力?无外乎两点:1.提高系统效率,并尽可能多的在处于高效区间运行,即省油;2.增强动力,无论是动力响应、起步还是行车过程中的超车、爬坡。套用一句我们柠檬混动DHT之前的说法——全场景&全速域,高效性&高性能。
我们知道混动系统主要是由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并通过各种各样的驱动模式来实现对能量的高效利用。混动能够实现的所有驱动模式包括:纯电行驶、串联驱动、并联驱动、发动机直驱、能量回收等。以上的驱动模式有各自适合的工况与时机,比如5km/h巡航,此时用电机来驱动是系统效率最高的,那么纯电行驶就是第一选择,当电池电量不足时,串联驱动模式就要登场;再比如80km/h巡航,此时发动机直驱一般是整体效率最高。那么判定混动系统技术水平高低的因素就出现了:
- 是否能够实现所有驱动模式,即混动分类;
- 混动系统是否能够准确判断并切换到最适合的驱动模式,即混动策略。
市面上一般有单电机混动(仅有驱动电机)、双电机混动(发电机与驱动电机),这里的单双不能简单的看出一台或者两台电机,而是要看是仅有驱动电机还是同时拥有发电机与驱动电机。只有后者才可能实现所有的混动驱动模式,更多的驱动模式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研发、设计、标定等工作,[_a***_]着技术水平更高。而在双电机混动中,串并联混动驱动模式最全,混动策略最复杂,对技术的要求也最高。
既然我们知道了串并联混动技术水平更高,那么同属串并联的不同品牌的混动技术,又如何判断谁的水平更高呢?
首先当然是比控制策略了,发动机直驱效能最高,那么让发动机更多工作在高效区间去直接驱动车辆自然技术要求更高,这一点上我们的柠檬混动DHT是通过引入了发动机多挡直驱的结构来实现的,但时速达到30多公里时,在合适的工况下就可以进入到直驱模式。
其次要看省油以外的进阶需求的满足情况:
动力源切换时是否平顺?系统运行时NVH控制是否优秀等,即行驶质感、乘坐品质的提升等。只要满足了这样的需求,那么这台混动车型搭载的一定是高水平的混动技术。顺便一提,我们的哈弗刚刚上市了H6 DHT-PHEV,搭载了柠檬混动DHT技术,欢迎大家来试驾体验它高水平的混动系统。
传统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特性有什么不同?
传统车的动力发动机都是燃油的,这个都是一样的,只是变速箱不一样。混合动力车的变速箱它是电机来驱动的。混合动力车上还有一个动力电池组。还有专门的控制器来控制电机的输出。而普通车上就不用这个动力电池,普通的蓄电池,我们变速箱的它有自动挡的和手动挡的区分。和混合动力相比,就是变速箱上没有电机。也没有动力电池和专用的控制器。发动机都是差不多一样的,都是靠燃油来驱动的。其他车辆的内饰和这个燃油车都差不多。
传统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特性的不同:
1、混合动力汽车的空调结构原理以及内部制冷剂压力情况和传统汽车空调系统一样。
2、主要不同点在汽车的压缩机,传统汽车压缩机由发动机通过皮带驱动,制冷性能由ECU调整压缩机斜盘角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