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天逸C5性价比俱在,为啥消费者不认可?
我以前曾经建议过,针对所谓的雪铁龙不会宣传,中国人不懂车什么什么的,雪铁龙公司可以这样做:在一部分大中城市,搞一个换车开的活动,非PSA的车主,用自己的车换一辆PSA的车开,为期一年,这样车主可以深度体验PSA车,包括长途,保养,事故维修等等大部分用车体验,车主要负责所有使用费用,包括燃料,保养,原来的车负担什么费用就负责什么费用,让非PSA用户好好体验下,然后,每星期用户需要提供使用报告,公布在平台上。一年以后,换回原车,原车在这期间,PSA负责保养,封存。至于法律上的事情,大公司嘛,去和***部门商量呗。
主要是品牌度的原因,比如让它挂上奥迪或者是大众标,再用上奥迪或者大众的套娃脸,当然也要改成全系都是独立后悬挂,其定价哪怕在现有基础上再多加一万,照样月销万辆不是梦!如果改成马自达车标呢?销量会如何?大家不妨自己脑补一下。
其次就是品控方面的原因,别看c5销量小,但被投诉量并不小阿,甚至某月都出现了单月的投诉辆大于月销量的超级冷笑话。不过实事求是的说,被投诉的原因主要是些车身异响之类的小毛病,跟其三大件的质量无关。这说明国人习惯跟风,比如美版的凯美瑞,就是雷克萨斯es200系列,在美国卖不动,甚至已经到了停产的边缘,来中国以后加价卖,只要开头有人买,别人就会跟着买,买到的人不但沾沾自喜,而且提车时加价越多越自豪!c5系列也是,客户看见别人投诉,觉得自己不去投诉对不起自己,所以有些只是只是小问题,但不管怎么,先去投诉了再说,积少成多,就进一步影响了c5系列的口碑。
最后,还有一个是定价的问题,不否认c5系列是好车,但这类市场占有量比较小的车型,既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不是指大众汽车允许它挂VW车标),想占领市场,唯有先在定价方面拿出诚意再说,也就是说,好车就不能有性价比了吗?在这方面以前一直对东风有误解,其实在车型的定位和定价这方面,东风是没有多少拍案权的,还是法方说了算。
但有消息称,最近东风已经与PSA集团达成了协议,不但法方承诺永不放弃中国市场,而且未来东风在合资车企里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包括车型的定价方面。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东风在合资企业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市场上的表现必会日趋灵活,进而导致包括c5系列在内的法系车型在国内的销量,达到进一步的攀升。
不说别人,就说我的看法,我有一辆新爱丽舍,15年车正常保养就换过一个车窗升降机。其他没毛病,地盘韧劲不错,高速确实给人感觉稳。那么问题来了,C5出来的时候越看越好看准备置换,大概问了一下我我爱丽舍的价格给了两万八左右的价格,真是舍不得。其实买雪铁龙的车就要一直开,车是好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可能我再换车还是雪铁龙吧,如果换了C5那估计就要开到报废……
那是因为买车的人不懂车,只听别人瞎参谋。从众心理的引导。法系车相比日系、韩系车好几个档次,只怪大多买车人是人生第一次自己购车,大多没主见,只听别人瞎忽悠的结果。
法系车在人们眼中一直都是很有个性的样子,当然它的这种个性不是格格不入的那种,而是更多考虑到欧洲本土居民的用车需求,但是到了国内之后并没有针对中国人的用车习惯、用车体验作出相应改变。雪铁龙算是法系车的代表品牌之一,国内市场大家也都比较认可雪铁龙的车型,无奈却经常陷入“媒体好评销量差评”的怪圈。
雪铁龙天逸C5 AIRCROSS(以下简称天逸C5),定位是一款紧凑型SUV产品,厂商指导价在14.***-23.67万之间。在大家的眼里其实还算是一款比较不错的车型,但在国内的市场表现有点差强人意,每个月只有一两千台的销量,而去年的全年销量也只有2.33万辆,这样的表现确实一般,在同级别合资车型里面基本处于垫底水平。
设计方面,天逸C5高度还原了雪铁龙AIRCROSS概念车,整体造型圆润饱满,前脸采用极具辨识度的双层分体式设计,代表了雪铁龙舒适、科技的设计理念,不管您喜不喜欢它,天逸C5 AIRCROSS的外观都足够让人印象深刻,开在路上回头率杠杠的。
那么这辆开起来动力充沛、悬架减震舒适、空间也都够用的天逸C5,销量为何一直上不去,原因有三:一方面是因为品牌因素,比品牌影响力它没有日系、美系等常见品牌强大。比性价比,它又没有国产品牌、韩系品牌那样出众。最后就是它的动力总成显然有些老旧了,百年不变的1.6T和1.8T,是不是该出一个2.0T的发动机了。
目前雪铁龙天逸C5在很多地区都有2万+的优惠力度,中配下来15万左右的裸车价,还是相当划算的。
结语:2019年是雪铁龙天逸C5在国内走过的第三个年头,不错的知名度+时尚前卫的设计+出色的底盘调校,都是它的卖点,但大家在买车的时候往往不太愿意为它买单,毕竟考虑到性价比、保值率、合理的配置等问题,选择的消费者只有少数。
看完的朋友,如果您有什么选车用车难题,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来讨论或者关注我,私信我,我会一一回复大家的。